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首页 > 润滑管理 > 润滑知识堂

化工标杆企业BASF:创新驱动未来,化学工业一体化生产的全球实践者

发布时间:2025-08-08

2025年725日,莱茵河边碧波荡漾,绿茵满堤,鹭鸟栖息,鱼翔浅底,万类夏日竞自由!华东理工大学作为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中国化工行业的黄埔军校,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智能“智造与技术创新2025德国研学师生一行来到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化工行业研发的全球领导者巴斯夫的总部所在地——路德维希港。巴斯夫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基地之一。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位于莱茵河左岸,是德国莱茵河上第二大港。1865 46日,BadischeAnilin-und-Soda-Fabrik 的股份公司 (巴登苯胺苏打厂,简称 BASF)成立,主要生产染料及作为原材料的无机化学品。截止20257月,巴斯夫已经有近160年的企业发展历史。在近160年的发展历程中,巴斯夫每一次都顺应时代,把握趋势,依靠自主研发技术和选择性收购,跨越周期,逐步完成产业链的拓展与技术的创新,并成长为全球化工巨头。目前,巴斯夫工业足迹遍及全球 91个国家,拥有员工 11.2 万名、239 个生产基地,包括六个一体化基地,与全球 70000 多家一级供应商合作,公司业务聚焦6大领域,包括化学品 (石油化学品中间体 )、材料(特性材料、单体 )、表面处理技术(催化剂、涂料)、营养与护理( 护理化学品、营养与健康 、工业解决方案(分散体与颜料、特性化学品 )、农业解决方案。为近 82000家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化工企业排行榜首位。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3亿欧元。

当下,全球变暖,气候急剧变化,自然资源愈发稀缺,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球人口增长带来更多的需求,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作为商业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解决方案,企业在经营中也应优先开发创新型低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化工企业是能源密集型企业,而化工产品又事关千千万万下游产品的原材料,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化学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可以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更可持续的未来夯实基础。在绿色制造以及领先的ESG评级机构的分析中,巴斯夫一直是化工行业的标杆。在路德维希港,巴斯夫提出“负责任地使用水资源”理念,以及水资源管理运作系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贯彻和发挥。基地内大部分水被用作冷却水,使用后经过检测重新流回莱茵河,无须处理。基地的冷却回路系统能确保冷却水被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利用,从而减少了从莱茵河中抽取的水量。所有用水量中仅有约12%,被用作反应媒介,随后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达标排放。整个生产过程,水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掌控在标准范围内的最低值。


巴斯夫以精细化工实现差异化发展,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高性能产品,涵盖化学品、塑料、特性产品、作物保护产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其别具特色的一体化基地(即德语中的“Verbund”)是公司的优势所在。将“一体化”理念引入化工产业是巴斯夫的创举。早在19世纪末,巴斯夫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总部即开始建立一种联网化的生产结构:所有工厂都相依而建,一个工厂的产品即为邻近工厂的原料。这种零距离的工厂分布,不仅大幅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按照“一体化”理念,每条产品链中所涉及的生产单元均“比邻而居”。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单一公司运营的一体化综合化工生产基地。路德维希港巴斯夫化工区的Verbund中,一种设备的副产品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投入材料提供给另一种设备,生产从基础化学品到油漆、杀虫剂、纺织纤维等高度精炼的产品,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副产品和多余能量的高效利用和附加价值的增加,创造从基础化学品到涂料和作物保护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高效价值链,增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Verbund的核心便是构建了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巴斯夫注重持续创新及差异化布局,大力研发创新,优化研发体系,利用技术优势构筑高进入壁垒,有效规避了同质化市场竞争的激烈角逐,当面对生产企业多且利润空间相对狭窄的产品领域时,巴斯夫倾向于采取战略撤退的举措,退出竞争激烈的赛道,开辟并引领新的市场领域。

在欧洲本土市场,巴斯夫还在比利时安特卫普运营一个Verbund一体化基地。在重要的北美化工市场,巴斯夫在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和德克萨斯州自由港的两个Verbund一体化基地与位于德克萨斯州亚瑟港的蒸汽裂解装置一起构成了巴斯夫北美网络的基石。在快速增长的亚太市场,巴斯夫在马来西亚关丹和中国南京运营两个一体化基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中国是推动全球化工行业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对于可持续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不仅是巴斯夫投资的聚焦点,更是实践绿色增长的发力点。其中2005年扬子石化-巴斯夫就全面启动南京的一体化基地,南京的一体化基地沿袭了全球最大的、单一公司的化工生产综合设施――巴斯夫总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Verbund理念,通过将多个生产装置相互连接,企业可以最有效地利用产品、副产品和能源,从而实现成本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01911月,巴斯夫全球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之一,巴斯夫湛江基地项目启动,湛江基地采用先进的一体化生产模式,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排。在生产过程中,上游装置产生的副产品可以作为下游装置的原材料,在基地内部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一体化模式,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紧凑和高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基地计划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充分利用湛江当地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从生产、能源、技术、数字化、产品组合、研发、创新到整个供应链及客户关系,100多年巴斯夫“一体化”实践与时俱进,百年常新。巴斯夫一体化理念的已经发展成巴斯夫所独有的商业智慧和商业哲学,巴斯夫在世界各地的一体化项目就是其“一体化”的哲学实践范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观化工行业的内卷。要破解“内卷式”竞争加剧的局面,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家要“跳出企业行业”“放下眼前看远方”是打破惯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从外部市场出发,从未来产业格局出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如此巨大的市场,将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作为贯穿创新的主线。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特别是高性能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在差异化竞争中走出“内卷式”竞争加剧的困境,改善运营质量和效益,助推石化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曹龙军( 默芮达精益润滑创始人,华东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米兰理工大学GSOM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博士


延伸阅读:

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位于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


默芮达®MerRIND精益润滑成立于2008年,由华东理工大学校友创建,默芮达化学技术公司始终在行业内倡导基于精益产品的精益润滑管理模式,从细节着手,以精益润滑产品为切入点促进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与高质量发展。与合作伙伴携手将默芮达®高性能精益产品、数据化及精益管理应用于工业企业设备润滑领域。与合作伙伴携手践行可持续、绿色、低碳、精益的行业润滑解决方案。企业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与坚持,已经为国内诸多企业长期提供高性能、专业级的默芮达®精益润滑产品。诸如百胜动力、农夫山泉、钢诺股份、龙工股份、莱克电气、奥克化学股份、欧玮机械、民宁科技、海泰科特、宇森百联、大陆电子、德普瑞克环保科技、上海奥迈机器人、白马科技、爱仕达自动化、中航动力、泰利制造、万鸿汽车零部件、京瓷、科瓦崎工具、康克莱自动化等行业知名企业。